机械学子助力国家深海探秘:“蛟龙”与“奋斗者”再创辉煌

作者:蒋济泽 胡锡广 张鹤鸣 吴德发编辑:吴仰天发布:2025-04-24点击量:

深海蕴藏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是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空间,是大国角逐的重要战场。深海装备是实现国家深海战略的技术保障,“蛟龙”号与'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卓越表现,离不开raybet官网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的创新贡献。他们以青春智慧赋能大国重器,从实验室到万米深海,助力深海装备迭代升级。

突破核心技术:实现万米级海水液压浮力调节技术全球“从无到有”

由雷竞技raybet官方平台流体动力控制工程系刘银水、吴德发教授深海液压团队研发的“大深度海水液压浮力调节系统”和“全海深可调压载装置”,是“蛟龙”号与“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万米深潜的核心技术。“蛟龙”号在2025年3月南海海试中完成了三个全流程的循环测试,体现了团队所研制的海水液压浮力系统的可靠性;“奋斗者”号装备全海深可调压载装置,标志着团队成果成功填补了全海深海水液压浮力调节技术的国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械学子深入参与了“国之大器”的设计、生产、陆上联调及海试工作。  

装备“奋斗者”号载人潜器的全深海水液压浮力调节装置

助力深海探秘:蛟龙号升级“国产心”

2023级硕士研究生张鹤鸣作为项目核心成员,深度参与“蛟龙”号浮力调节系统的性能验证与深海模拟试验,精准测试装置在不同深度的调节能力,模拟了深海高压极端条件,对装置的流量、功率等核心指标进行了全面检测。

 张鹤鸣参与研制“蛟龙号”国产化海水泵并完成深海环境模拟试验  

2023级硕士研究生蒋济泽参与研制“蛟龙”号一体化集成式浮力调节装置,作为保障团队成员,完成“蛟龙”号南海综合海试与科学应用航次的海试任务。浮力调节系统稳定运行,全程零故障,不仅实现“国产心”,相比进口产品,效率、可靠性、功率密度等性能全面提升。海试成功后,他感慨道“装备在深海稳定运行的那一刻,是科研人最大的自豪”。2025年内,“蛟龙号将搭载该系统执行超80次科考任务,推动深海资源勘探与生态研究。

蒋济泽登船“深海一号”前往海试区参与蛟龙号下潜海试任务 

接力深海攻坚:奋斗者号的青春身影

2023级硕士研究生胡锡广,将目光投向了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2024年12月他参与了该潜水器浮力调节装置的维护及某型关键装备的海试工作。从液压调试到压力模拟实验,团队成员昼夜奋战,全程保障下潜安全。他坦言,“深海装备容不得半点马虎”。  

胡锡广登船“探索一号”前往海试区参与“奋斗者“号海试工作

2022届硕士校友马云祥,在研究生期间是海水浮力调节装置设计与试验的重要参与者,毕业后一无返顾地继续投身我国深海装备研究,担任“蛟龙号”系统能力提升与集成项目副主办、质量师、机械液压系统负责人。在校期间曾获“知行”优秀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通过一路奋进,现在已成长为一名卓越的工程师,为深海装备领域的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马云祥登船“深海一号”前往海试区及在潜水器下潜前认真检测设备状态

从实验室到万米深海:青春与大国重器共成长

四位机械学子的成长历程是华科大“产学研用”结合的缩影。深海水液压技术今天的成功也同样离不开2018届硕士研究生李超、2023届博士研究生程谦、2025届博士研究生王振耀等机械青年的接力科研,续力奋斗,不断积累与贡献。他们以扎实学科知识驱动深海技术创新,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科技报国情怀。在国家重点装备研制体系中,学生不再局限于辅助角色,而是逐渐走向技术创新前端。正如刘银水教授所言:“深海装备的突破,需要一代代年轻人接力创新。”

深海液压团队合影

向海图强,深蓝筑梦。华科大机械学子以科技报国之志,在深海装备领域刻下青春印记。他们以实验室为家,刻苦拼搏,无数个凌晨的灯光下映照出他们科研的身影,当毕业典礼的潮声散去,这些追梦者带着深海液压的基因奔赴星辰大海,迎接挑战,探索未来。让“蛟龙”探得更深、“奋斗者”号潜得更远,机械之星在祖国深海事业中闪耀璀璨光芒。

Copyright © RAYBET·雷竞技(中国)官方网站-安全多样的预测选择 版权所有本网站所使用的方正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